乱弹《施琅大将军》

《施琅大将军》是目前中央电视台一套正在热波的电视连续剧。主要讲述康熙年间,清朝施琅率部攻克台湾,统一中国的故事。
这里是《施琅大将军》在CCTV.com的主页:http://www.cctv.com/teleplay/special/C15453/01/index.shtml
 
 
施琅(1621年—1696年),字尊侯,号琢公,中国福建晋江人。1668年(永历22年)前原为郑成功部下,后因隙与郑成功不合,其父施大宣与其弟施显为郑氏所杀,愤而降清。1681年郑成功子郑经死,郑克塽立。七月李光地上疏认为攻台条件成熟,并推荐施琅。康熙帝采纳了李的意见,复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,加太子少保衔,命其 “相机进取”,施琅遂加紧攻台的部署准备,时年61岁。1682年排除朝廷中的反对意见,决定攻台,命福建总督姚启圣“统辖福建全省兵马,同提督施琅,进取澎湖、台湾”。1683年六月率清兵攻打澎湖大胜,郑克塽率臣民投降,施琅被授靖海将军,封靖海侯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死于任上,赐谥襄庄,赠太子少傅衔。
施琅在攻台后力陈保有台湾之重要性,使得清朝继续统治台湾。施琅在澎湖与台南都有建祠供奉妈祖,台湾的妈祖信仰也和施琅有很大的关系,在台南有地名将军,也是因施琅而得名。台湾人因施琅背叛郑成功,对施琅评价相当负面。
在大陆方面,长期以来只正面宣传郑成功的驱逐荷兰殖民者的事迹。对郑成功后人在台湾的统治和其可能的独立的举动,作了有意的忽略,历史教科书中也少有涉及,对施琅也鲜作宣传,只是在提及郑成功时,才略带说明,且带有少量负面色彩。但自台湾民进党陈水扁当选以来,出于对宣传“统一中国”的考虑,才开始对施琅作了大量的正面宣传,称其为维护统一的英雄,并在其家乡福建晋江为其塑了一尊石像。许多评论认为,施琅的“收复台湾”的举动,有公报私仇之嫌,将其与伍子胥“借吴灭楚”相提并论,而在施琅本人的一篇祭郑成功庙的祭文中,也提到了伍子胥的往事,并表示自己不会向伍子胥对待楚王那样对待郑成功。
 
一家之言:
施琅作为明朝的官,却卖身投奔外来侵略军。最后还率兵攻下汉民族证券最后一块土地——tw,将其拱手送给侵略军。我不是鼓吹大汉民族的激进主义者,但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,拖着长辫子的满族还是关外的蛮夷部落,绝对还没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。应该算是外国人。而现在,媒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居然将这种民族的叛逆塑造成可歌可泣的英雄。在目前这个时候,上演这种具有争议的历史题材影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。
 
老李,说两句。
 
baidu贴吧对此的讨论相当热烈: